出走,走進法國人家廚房

出走,走進法國人家廚房
她說:「食物作為一種回憶。」
2013 年,她孤身出走,毅然來到法國。以味蕾去體驗去探尋,食物與其城市、與人之間的情愫。在這趟充滿未知及學習的旅程中,她走進一道道法國朋友、家庭的門,與他們品嚐和體驗美食,在每一道滲進感動的食物之間,有著深刻的交流和思考,以連繫著彼此的生活,縱然國籍、語言、文化背景各異。
作者在書中提供17 篇食譜,或是當地人親授、或是作者搜尋模仿改良,希望能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明白無論身處何地,透過食物,都能使食慾甚至心靈得到滿足。每篇食譜背後都有她的經歷,一段段文化的碰撞。
使她明白到,食材和煮食方法,裡面蘊藏著文化、歷史、人文關懷……在食物進口之時,這些你又了解多少?
原名李寶瑜。

曾任報館編輯,現職記者,兼寫《明報》專欄「高樓斜巷」。

部落客(blogger),定期撰寫飲食文章、人物故事、創作及拍攝食譜等。

2013-2014年間,參與首屆法國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旅居法國一年,四出訪尋法式地道烹飪及食譜,其間多次採訪法國人有關生活、飲食及愛情等題材,與各式各樣法國人相處共住,記錄法國生活點滴,文章刊於香港報章雜誌。



每一次出遊,總銘記一句:「離開,是為了帶著更好的自己回來。」

一段旅程的結束,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而我,以味蕾及廚藝探索世界。
推薦序 ─ 窩心的美食 綠騎士

推薦序 ─ 一本書與一場尋夢之旅 馬家輝

推薦序 ─ 尋找的勇氣 安東尼

自序



CHAPTER ONE 法國,這個地方既恐怖又吸引

CHAPTER TWO 巴黎小倆口戀愛公寓

CHAPTER THREE 法式別墅,就讓我住這裡

CHAPTER FOUR 誰說去法國做中餐館沒有用?

CHAPTER FIVE 平安夜,他們的火爐與熱情燃燒至凌晨

CHAPTER SIX 五湖四海的除夕夜,尋找國王

CHAPTER SEVEN 農曆新年,我收到最壞的消息

CHAPTER EIGHT 來自台灣的法國媳婦與小混血兒

CHAPTER NINE 跟畫家綠騎士踱步巴黎

CHAPTER TEN 和不喝酒的人遊德國

CHAPTER ELEVEN 里昂的戀人已滿

CHAPTER TWELVE 眼眶含淚,傷心諾曼第

CHAPTER THIRTEEN 探望瑞士日內瓦法語區裡的中國朋友

CHAPTER FOURTEEN 參加法國中部Mâcon 的二次婚禮

CHAPTER FIFTEEN 這屋女子,晚安,bonne nuit

CHAPTER SIXTEEN 關上法國這道門,再見了,au revoir



後記 緣,沒有完
推薦序 ─ 窩心的美食 綠騎士



「我們總是透過食物來付出與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愛。由嘴巴開始,經過喉嚨,進入胃部,滲進血液,最後流回心臟,難怪食物總是暖胃而窩心。」作者如是說。胃與心相關相息,她將人間與食品的酸甜苦辣共冶一爐,正是此書的特色。

美食文章,多如恒河沙。而《出走,走進法國人家廚房》,寫的不是五星級餐館的華宴珍饈,亦非奇款罕餚,而是可自己動手做的菜式。主要是充滿異鄉情調的法國餐,亦有中國的家常小品,都與普通人的生活緊密相連。一年間,將自身或是別人的經歷,通過小故事與食譜,收進此書中,是一個很別致的組合。頁間透著佳餚的色香味,也泌滿一段段人間的歡樂哀愁。是另類的「出得廳堂、入得廚房」。

從亞熱帶來的人,對這兒分明的四季景色都會敏感。作者在法國到處吃了一年,不覺也記下了與四時配合的食品。

許些地道法國菜式,都是混合在人們的生活節奏中,對於在巴黎住了數十年的我,自然很是親切。而寶兒初抵異鄉的心路歷程,與筆者當年的感受,竟如此相似。但是無論新來者多興奮地狼吞虎咽,這個古老的城市都悠悠不在乎地吃他的家常便飯。而一年年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流過去了。

其中她收到外婆去世噩耗那篇尤使我動心。我也是在巴黎時驚悉外婆離世,到現在仍記得那個冬夜獨自走在街上,寒風拂在心頭。

寶兒的文筆樸實活潑,像是速寫般,以敏感的觀察力、據切身見聞簡單地勾勒出一段段小故事,不時透著幽默感。雖是片面,卻充滿很實在的生活氣息。

在第一章中,她說她踏上巴黎崎嶇的石路。當然,崎嶇的其實是自己的心情。在第二章「巴黎小倆口戀愛公寓」中,她說:「⋯⋯不禁問問自己⋯⋯到底有多少是我想過的生活?有多少我願意接受,又有多少我可以改變?我突然失落在這屋子的音符裡,我需要時間重新尋找與重組。」其實,離開熟悉環境一段時間,最重要的不單是接觸新事物,而是跟自己作出一個距離,為生活尋找一個新的定位。而經過新經歷,如在第四章中,雖然只是到中國餐館工作,也體會到「現在的我,已經超越了過去的我。」

一年後她離開時,與好友道別時眼淚滾滾而下,但終於是「我回頭,笑著跟她揮手,笑著跟這地方揮手。」她亦說:「關上一道門,就是開另一道門之時。」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而那邊廂,也已密鑼緊鼓地籌備下一頓大食會了。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遠抓在手中,讓我們在生命這豐盛的自助餐上,盡量飽嚐奇珍異味,有時要吞愁苦瓜,有時吃到開心果。而特別是要將收集到的精神與實質食譜,為自己關愛的人烹調暖胃而窩心的美食。





綠騎士

2015 年

寫於法國巴黎





###

推薦序─一本書與一場尋夢之旅 馬家輝



我還記得《明報》編輯部辦公室裡那些書。但因太久太久沒到報社了,我的印象源自十七八年前,不知道有沒有變化。那時候,辦公室靠窗位置有一排木櫃,櫃裡,塞滿了書,不曉得從何而來,應是出版社寄來的、書籍作者送贈的、記者編輯閱後留下的⋯⋯總之,有一堆,塞得幾乎連櫃門也合不攏,替這份知識分子報紙增添了視界上的知識氣息。

偶爾會有副刊的記者和編輯拉開櫃門,翻一下,不知道想找什麼。或找寫作的參考材料吧。也或純粹因為無聊。也許因為知識上的好奇。《明報》副刊集中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青年,離開校門沒多久,來此上班,好歹仍然保留若干知識熱情。 我亦曾是其中一位,儘管我在《明報》工作那年,已經三十四歲了,很難再說自己是青年。

不記得有多少個晚上,坐在辦公室內,等著版面,想著稿子,我常不自覺地走到櫃前,蹲下,拉開門,亂翻書;窗外不遠處是海,海聲讓我想起在美國中西部留學的日子,世界真的很大,其實,真的應該出去走走⋯⋯

喔,抱歉,我想寫的並非自己的陳年往事。我想說的是李寶兒。一個真名叫做李寶瑜的年輕女子。在這書序裡,她說有此一段奇妙奇幻的法國之旅,源起於在《明報》編輯部的漂書箱裡翻到一本書;原來,《明報》仍然有人跟我當年一樣喜亂翻書;可是,亂翻書之後,寶瑜比我勇敢,我沒有出走,她卻毅然遠赴法國,開展了一場揉合了美味與奇思的異國文化探索歷程。是的,我們仍然相信書本與文字可以改變讀者的生命,寶瑜,正是其中見證。

假期結束,寶瑜返港,再度到《明報》工作,由編輯變為記者,延續她在法國期間在《明報》發表的好文字好心思,替味蕾貫注想像,成就了報紙讀者的美味生活日常。赴法前,寶瑜跟我吃飯聊天,說好了把文章刊於副刊「世紀」,後來確實刊了幾篇,但很快我便意外地發現她轉移陣地,離棄「世紀」,轉在同一份報紙的其他版面寫了;內部挖角,內部跳槽,只要對讀者好,自是好事。而更好的是,寶瑜的好文章集結成書,裡面,有吃有喝有熱有冷有思有想,更有她的既近又遠的法國甜夢;裡面,有她,一位不甘長年被困在報社的香港女子。而我暗暗相信,總有一天,寶瑜會再度離開報社,再去尋夢。

世界真的很大,真的應該再去走走。





馬家輝



###

推薦序─尋找的勇氣 安東尼



二○一三年第一次收到寶兒的信時,第一印象就是:「這是個不怕吃苦,且很勇敢的女孩!」膽敢立志進到說法語的法國廚房!後來知道她三顧茅廬到我介紹的餐廳與法國主廚周旋的經過,說實話,我覺得不論是在法語上或勇氣上,沒幾個台灣人做得到!走進法國廚房雖然很可惜沒能實現,但從她這一年的經歷,寫在這本書的整理,可以看見寶兒是紮紮實實地融入法國生活。書裡不僅可以看到一位異鄉遊子面對嶄新世界的新鮮,一位留法學子解決生活上的各種難題,更可以透過她敞開的心去一窺法國人家的生活,看她如何在廚房和餐桌上與法國人分享法國食物的味道。人生每一段歷程都有其意義,就像她說的:「尋找的目的,就在於尋找,就看尋找會帶給我人生什麼驚喜。」我相信這本書讀者看到最後,也會很想像寶兒一樣出去尋找驚喜。





安東尼

台灣人氣「安東尼廚房」部落客

及《走!到法國學廚藝》作者

###



自序







幾年前,在報館編輯部工作,在座位後的漂書箱裡,無意間找到了一本《美味關係:茱莉與茱莉亞》(Julie & Julia: My Year of Cooking Dangerously ),翻了幾頁,就這樣打翻了一個美味國度的調味盤。書裡記述,一個紐約女子,在百無聊賴的工作和生活夾逼之下,翻開了到法國進修廚藝的美籍名廚茱莉亞.柴爾德(Julia Child)的食譜,《掌握法國廚藝》(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食譜翻開,千百樣食物香氣洶湧而出,她用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時間,烹煮出Julia 的五百二十四道法國料理,將經歷一一寫進部落格。她的故事,再被拍成電影《隔代廚神》(Julie & Julia , 2009),其中電影裡的一道紅酒燉牛肉(Boeuf Bourguignon),烹調步驟繁複、時間冗長,卻成了廣為人知的法國經典菜式。

兩個年代的女子,因為一本食譜而靈魂相遇,在不同的時空中做著相同的事。因為好奇和貪吃,在神推鬼使下,我到書局找到Julia Child 這本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英文原版,一本沒有彩色圖片,只有密密麻麻的一連串英文字,以及記有很多在香港不容易找到的食材名詞的食譜。更忍不住想一嚐,裡面記載的所謂經典的味道,到底為何。

在翻譯步驟及食材份量糾纏不清的痛苦之下,當年很生手地,掙扎了一天一夜,連鍋也燒裂了,終於把紅酒牛肉煮成。當時挾起一塊煮好的牛肉,戰戰兢兢,放進嘴裡,細嚼。嗯,牛肉因為那時還沒有適當的煮食器皿,在長時間烤焗之下,肉質在嘴裡馬上鬆散開來,有點讓人措手不及,但牛肉和紅酒醬汁的味道,卻是從未有過的濃香豔魅,一種全新的味道在口腔裡散發迴盪。這種從未吃過的味道和質感,竟然經由我雙手烹煮出來。那刻才意會到,煮食和味道,還有人生,是這樣充滿可能。那是二○一二年。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我開始貪婪地垂涎法國菜,再不斷依書試煮,在簡陋的廚房裡煮出法式牛肉卷(Roulades de Boeuf)、法式薯仔濃湯(Potage Parmentier)、法式蘋果批(Tarte aux pommes)等等。拿起相機,在家裡狹小的露台試著拍食物照,再將翻譯後的食譜和煮食材料步驟,記錄在部落格上,集成煮食練習。

慢慢,對於Julie 的油頭垢面,裙拉褲甩,身形發胖,開始深有體會,卻也樂在其中。飲食和烹煮,變成了一種心癮,不能自拔。所以說,很多時候,一件事情朝這樣的方向發展,總是有跡可尋的,

還可能要追溯到更久遠的緣由裡去。對於法國印象,本是多年前大學課堂上的新浪潮黑白電影,或者是已離去的也斯老師的《人間滋味》裡的〈紅白藍膠布與瑞士乳酪〉和〈馬賽魚湯的故事〉,再響起法國前總統纖瘦高挑清雅的名模妻子Carla Bruni,她的低啞柔軟法腔旋律。

那時候的法國,對我來說充滿隔閡與距離,而我是出於好奇多於迷戀,實在想知道這個地方的更多,看看她到底是如何憑著鐵塔、飲食、美麗與不羈,俘擄世人的心。同時也幻想,有機會在歐洲生活上一段日子。那時候,一切還只是一顆種子。

然後我開始學一點法文,再繼續煮一點法國菜,讀一點法國飲食文化的書。日子就這樣不分晝夜忙碌地過去了,就在我辭去編輯工作,準備尋找新機會的當兒,法國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便推出了,時機比我預期來得更早。我幾乎沒有考慮什麼,就著手準備資料。

我告訴自己,必須把握當下,要不現在就去,要不就永遠都去不了,那刻我的心思早已飛到地球的彼端。

幾個月後,我帶著一本貼上「法國工作假期」首批簽證的護照出發

──一切都是這樣順理成章、順水推舟。

孤身起行。

初到埗巴黎,是恐懼與新奇交織,一切人與事,都是初見。最初沒有打算在巴黎久留,後來卻幸運地,讓我遇上了一個又一個,一群又一群熱心、慷慨、友善的當地朋友,巴黎終後成為我停留最久的

地方。

關於我的法國工作假期,我會說是一個「入屋」的旅程。以往的旅行,是路過走過擦肩而過。而這次我有幸擁有充裕的時間,得到他們的信任,把門打開,走進他們的屋子裡,走進他們的派對,走進他們生命裡的一點時光,走進他們的內心聽聽他們說的話。這樣的旅程,包含了生活。

曾借住過遠嫁法國的女子的二人巴黎公寓。曾和三個留學台灣女子共住寬敞的法式別墅。曾走進一個港越家庭經營的中餐館工作。曾坐進法國家庭的聖誕大餐餐桌,和主人家吃過最久的一席晚宴。曾

帶著神秘禮物,在除夕夜跟五湖四海的友人共同慶祝。曾在一戶中越法人家的新年團圓飯前夕,收到最壞的消息。曾獲邀到來自台灣的法國媳婦的家和混血小孩聚餐。曾讓戒酒的法籍非洲移民後裔男子破戒。曾受過里昂一家四口的戀人家庭的多天熱情款宴,竟然吃到了老媽的味道。曾淚眼模糊,目睹過諾曼第一所別墅永遠關上門的最後一剎。曾到訪過居於法國鄰近邊境的中國朋友,談過一席值得反思的話。曾參加過位於勃艮第地區Mâcon 法國朋友的第二個婚禮。曾跟一屋留法女子狼吞苦嚥地吃法式食材港式烹調的打邊爐。曾吃過戴高樂機場上機前的一頓味道複雜的法式早餐。曾經,有很

多個曾經。

或許說起來人云亦云,但我終於對海明威所寫的一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而我慶幸我參與過無數席

這樣的饗宴,讓巴黎得以在腦海的回憶裡流動。旅行,有人會用鏡頭、足印、體力、汗水,各種方式去體驗。而我,因為嘴饞和貪婪,所以加上味蕾這一項。我相信,食物是一種共同語言。不同的地方,食物縱然有所差異,但人對美味和飽腹的追求,卻普世相同。各種各樣的食材和煮食方法,裡面蘊藏了文化、歷史、環境、四季、美感與人文關懷。我從這些人身上,聽到了新的故事,嚐到了新的味道。

法國菜不一定是高貴得讓人難以攀越,法式家常菜的庶民風味同樣可以令人著迷,而我們身邊總也藏著一些隱世廚神。菜式的矜貴在於人們烹調的一顆心。無可否認,法國人幾乎都視飲食和生活為一種藝術,他們於此特別細心、執著、尊重,遂如此值得人回味。這些食譜是他們親自傳授,或是我吃後模仿,或是參考了網上及書籍的法文食譜,藉由煮食來記錄一個地方的美味、文化和回憶。

煮食和旅行,成為我用以探索世界的另一種方法,我希望兩者可以超越本身的意義。





寶兒

2015 年5 月

寫於香港

關鍵字詞: 法國|法國菜|食物|文化|美食|食譜

讀者書評

請登入給你的書籍評分

登入
你的評分:  

請登入以享受個人化閱讀體驗,或按「略過」繼續瀏覽。
成為會員 登入 略過
電子書售價:HK$:

如欲購買,請先以教城帳戶登入(學生帳戶除外)。或按「略過」繼續瀏覽。
成為會員 登入 略過
香港閱讀城專頁 慢慢讀